-
乡下年味浓正月初七传统习俗要吃一碗“拉魂面”
发布日期:2023-09-23 22:39 点击次数:95大年三十各家祭祖上坟回来后要给大门、院内各房门、窑门贴上红红的对联、挂灯笼。
红红的春联贴起来
红春联,红灯笼,红福字,色彩醒目地挂在沿街的摊位上,阳光下散发出喜悦的光泽。
红红的灯笼挂起来照耀着我们的幸福时光
年年过年,年年贴春联。每至春节,无论是城市,还是乡村,家家户户都要选几副称心如意的春联,贴在大门、屋门上,意在辞旧迎新,以彰显节日的隆重。年复如此,这种节俗已然成了过年的标签。
红红的灯笼挂起来,照耀着我们的幸福时光, 过年了, 过年了喜庆的唢呐吹呀么吹得响,欢歌笑语汇一堂团圆又平安,春天的脚步带来新希望,千家万户乐融融尽情欢唱,吉祥的灯笼红呀么红灿灿……!
年三十晚大门外一堆火着起来“一家火不火,还看年三十晚上的火”。
正月初七传统习俗要吃一碗“拉魂面”,说盘古开天辟地,女娲创造万物生灵,从初一到初六,女娲创造了“六畜”,到初七才让人类诞生,所以老百姓就把正月初七确定为“人期”,也就是人类的生日。
大年初七的“人的生日”,是春节假期当中的一个小节日,历史学家认为,人的生日是古代君主为了体现自己“以民为本”,用于祈盼人民安乐、风调雨顺的一个节日。
老百姓认为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,这一年就会风调雨顺,如果是阴雨天气则不是好兆头。
过年和春节,可以说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长的假期,从腊月开始,在外的游子就陆续返乡团圆,那什么时候才开始出去工作呢?俗语说:不过初七不远行。
在古时候,外出的游子必须过了人日节才能出门,也就是说,要等过了正月初七以后,外出务工或者在外地生活的人,才可以离家远行,你像现在很多在北上广深工作的,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,一般都会在初八才会回到工作岗位。
因此,在正月初七这天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,也就是要吃一碗“拉魂面”。正月里吃面条,是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。
但是初七的这碗面条为什么叫“拉魂面”,有何讲究?你知道原因和寓意吗?大年初七吃“拉魂面”是老祖宗留下的习俗,非常有意义。
拉魂面,也叫“收心面”,因为在过年期间,大家从繁忙的工作中彻底放松了下来,不但好吃好喝,而且想睡懒觉就睡懒觉,然后接连几天都是走东串西亲友聚会,玩得都有点不亦乐乎停不下来的感觉,按照老人家的说法,这叫把心都玩“野”了。
今天正月初七传统一碗“拉魂面”吃起来。
(张耀忠)